close
你想從停業的網路公司買下電子商務引擎程式嗎?除非你也雇用平台後端的操作人員,否則這些技術將是一文不值
機會通常是屬於先行動再思考的人。在今年春天一個晴朗的星期四下午,正確地說是5月18日,Bright Station的主管接到KPMG的主管來電,告知這家全球五大會計師務所正在清算時裝零售網站Boo.com的資產,因為這家公司的創辦人在前一天晚上決定結束公司營業,同時詢問Bright Station這家位於倫敦的電子商務供應商是否有興趣買下Boo的後端電子商務平台?
Bright Station 的主管一時不知道該怎麼辦。但是因為他們的辦公室距離Boo在蘭開斯特廣場的總部辦公室不遠,所以他們決定應該到那家公司去看看情況。在星期五的早上,5月19日,Bright Station 還沒有時間仔細地研究這套系統,買賣協議就己經搬上檯面。不久之後,Bright Station 同意買下Boo自行研發的訊息管理架構和包裹追蹤系統,這些系統是Boo計劃用來做為電子商務平台的兩項工具,當時這家公司計劃擴展至全歐洲市場。系統價格為25萬英磅(以今日的匯率來換算約37萬4千元美金)─遠低於Boo在開發系統過程中所花費三千五百萬英磅的百分之一。這個交易的確物超所值。(Fashionmall.com買下Boo.com的品牌和前端使用者介面)。
但是光榮的時刻很快就消失了。等到星期五下午Bright Station的主管回到辦公室,突然驚覺這個技術如果沒有了解它的人來操作使用,這個系統將一文不值。”我們了解到我們完全忽略的人的價值─我們所需要的東西大部份在他們的腦袋中。”Eric Goldstein說,他是Bright Station的執行總經理。”我們認為如果我們只買到了技術而沒有得到相關的人才,這是我們的損失。”很不幸的,雖然Bright Station要求KPMG暫緩裁撤Boo的220名員工,但是30位重要員工(可以簡化轉移困難的員工)己經因為”職務重覆”的緣故在當天被撤換。接著就是週末,Bright Station如何能夠在44位Boo的戰鬥團隊離開他們的工作崗位或到新工作之前與他們有所接觸?同時如果Bright Station可以找到關鍵的重要人才,能夠找到足夠的人讓這個系統維持下去嗎?
當整體環境因為電子零售商的不斷陣亡而變得混亂時,愈來愈多的主管可能會像Bright Station的主管一樣在五月中接到類似的電話。事實上,倖存的零售商從己經停業或營運不佳的同業手中購買技術的意願己經愈來愈高。舉例來說,僅管eToys面臨了財務上的壓力,這家純玩具零售商還是在去年六月從eCompany的子公司eParties手中買下了自行研發的客製化與個人化軟體。(僅過歷經掙扎,eParties在本文發稿時還是仍然持續經營。)根據已出版的報告資料,我們發現Jeanne Jackson,她是Wal-Mart.com的新任總經理,從己經停業的Homewarehouse.com的手中買下電子商務平台。前任Toysmart.com的CEO David Lord甚至希望寧可售出公司的電子商務系統,也不願承受最後售出這破產零售商的客戶名單所帶來的反彈和風暴。(令人不感意外地,許多和Lord相同職位的主管,包含Lord本人在內,都不願意接受這個事件的相關訪問。)某些特殊生存導向的網路公司在公司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決定將他們的技術授權給其他公司使用。例如,Mercata就為昇陽系統(Sun)和Oniva.com管理它的We-Commerce團體購買平台。
如同Bright Station/Boo個案中所出現的情況,一旦網路公司結束營業時,所有事情發生非常快速。這個情況告訴我們在接到詢問電話之前一定要先準備好決策架構。首先應該考慮的是距離因素:Internet並未完全消弭地理上的限制。如果你不在所洽詢購買的公司附近的話,你不可能做出極快速的反應。(為了持續經營的緣故,這些準備購買的技術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做評估。)
地理因素是很重要的,因為公司需要雇用建立這些系統的人才。這些人才必須同意雇用,所購得的系統才算完整:除非你己經隨同平台雇用一些重要的IT工程師來支援運作,否則請不要任意購買其他公司的平台系統。在初創企業的階段,很少企業能夠在系統建置時將它暫停並作完整的系統文件紀錄。這種系統平台在今天或許運作正常,但是它一旦故障,它可能為因為缺乏足夠的文件或了解如何運作的人才而無法修復。(畢竟,在不久之前,許多公司甚至無法修復公司歷史系統中兩位數字的欄位,因為對於這些系統的內部複雜作業程序缺乏了解,終其原因是未建立系統文件。)在沒有了解系統運作的人才協助下,要整合系統平台與現存的技術架構是不可能的。萬事具備的情況很少發生。然而,對Bright Station 而言,這些因素卻如同天上星辰一樣四處散布。
傳奇的燒錢率
對Bright Station 的執行長(CEO)和他的同事而言,他們很喜歡Boo的後端系統。在六個月的期待和盼望之後,Boo.com終於在去年十一月推出了自己的線上運動服裝銷售網站,然而同時卻招來使用者介面設計不良的批評與責罵。大部份的使用者瀏覽器都無法處理這個網站複雜的3-D圖形處理能力,所以他們無法執行這個網站的模擬吉祥物─Boo小姐的動畫,同時也無法看到她試穿所選擇衣服的樣子。而可以看到 Boo小姐的使用者則抱怨下載時間及等待畫面出現的時間太長。在推出之後不久,這家零售商開始對它的商品進行折扣銷售─和所計劃的相反─以提昇銷售數字。但是這只是一時之間有效。根據Ascer Martensson表示,他是前任Boo新市場作業經理,在一月之前網站每四秒就收到一筆訂單,99.9%的訂單都是有效訂單。除了這個短期的促銷活動之外,當時Boo耗費了太多資金(這些資金是由一群國際投資人所投資),無法彌補資金缺口。在春季季末時,Boo 創辦人對於結束營業已經毫無選擇的餘地。
Wagner和Goldstein並不擔心系統前端的問題─而是後台的系統引起他們的興趣。他們對於Boo的電子報訊息發布和訂閱仲介管理系統架構印象深刻。Boo的程式設計師建立了這透訊息仲介系統,因此供應商可以利用Boo的平台交換訊息,不論所使用的系統種類是否有所不同。”Boo可以和各種系統產生介面結合,不論廠商使用的是複雜的ERP系統,或者是小服飾店,必須去街角的網路咖啡店上網接收e-mail,都可以交換訊息。”Goldstein說。除此之外,系統可接受18種不同貨幣的付款方式,同時以7種不同語言表示。這些功能可以為想要進軍歐洲的Bright Station電子零售商目標客戶群增加許多賣點。Goldstein認為接收了這個平台之後,對於客戶的應用上,並不需要太多的客製化程式設計。
Bright Station團隊也對Boo的虛擬存貨系統和自行設計與大型貨運公司有所不同的包裹追蹤系統感到相當印象深刻。事實上,許多人都相信Boo花費太多在開發自己的系統上。
其中一部份的原因是Boo的方式會花掉無盡的資金來源。Boo的燒錢率也是一項傳奇。這家公司是由兩位年輕的瑞典人Ernst Malmsten 和 Kajsa Leander所創立,Boo在吸引全球各地的投資人和支持者方面是極為成功的,包含J.P Morgan & Co. (當時曾經是Boo的投資銀行)、班尼頓(Benetton)、路易威登 (Moet-Hennessy Louis Vuitton)和高曼沙克(Goldman Sachs)集團。在它去年五月關門大吉之前,Boo己經消耗掉1億7千5百萬英磅(超過美金2億6千七百萬),根據Goldstein的說法,其中三千五百萬花費在技術上。而這也是第一個花費太多,進行太快而導致產生太少、太遲(營收)的實例。
直到當Malmsten召集總部的所有幕僚宣布破產消息的那個星期三晚上,大部份的Boo員工都還不了解情況有多惡劣。僅管如此,這個集團還是相團結。公司當時瀰漫著興奮和刺激的氣氛,Martensson回憶道,他是Malmsten和Lander的兒時玩伴。”因為我們的瑞典背景,我們有著非常扁平的組織階層和非常開放的管理風格。”Martensson說道。他目前是Sparza的副總經理,這家公司是Bright Station的電子商務部門。
Goldstein希望能夠藉由雇用整個Boo技術團隊重新建立一個極富創意的環境。但是幾乎該公司的所有員工在5月19日那天過完之前就己經解雇,如何找到適合的人來達成所需要的結果因而成為一個未和數。Goldstein和Wagner整個週末都待在Boo的辦公室,而根據Martensson的說法,整個辦公室看來就如同一艘”棄船”。Goldstein說道,”我們將花排好並且整理辦公室。”他們也計劃為Boo的前任員工在下週於倫敦的俱樂部裡辦一場歡迎派對。Goldstein和Wagner還是得到了一個機會:他們找到了Nick Barth,他是Boo的IT前任主管,他同意加入新團隊。(Barth是KPMG所雇用在過度時期留守Boo的重要主管)。Barth也同意召集幾位以前的同事夥伴,而這些人引來更多的老同事。這種”病毒式”的募集能力產生了相當的價值:超過30位員工出現在派對上。
但是除了美味的食物和飲料之外,這些Boo的老員工不只是得到解放。”他們非常懷疑,同時他們知道自己再度被任用時欣喜若狂。”Goldstein 回憶說。Wagner站起來發表感言說道如果他們加入Bright Station,他們將有機會繼續進行原來在Boo的計劃,但會更進行更嚴格的財務控管。”我們當時說,’我們認為放任(Boo的)夢想消失是件很可惜的事情。但是技術絕對不能就這樣消失,”Goldstein說。
在一兩天之內,公司裡出現了Boo校友的標誌。”Wagner是個很有遠見的人。” Martensson說。以他而言,Goldstein 每天打電話給Martensson並且持續三週,直到最後同意加入新團隊。”那種鼓勵對我而言是很好的。”Martensson說道。
Martensson相信Bright Station 持續發展它高水準的技術,將會成功地回復Boo的精神。事實上,在Bright Station買下Boo的技術幾個月之後,更多Boo的舊員工均加入這家公司。(Boo校友每個月舉行聚會,並且Bright Station的新員工成功地說服許多他們的老同事,告訴他們Bright Station的實際情況)。到目前為止,超過40位以上的Boo前任技術人員己經加入Bright Station。
Goldstein謹慎的舉動讓每一個人認為公司的改變不會低其重要性。要雇用相當數量的歇業公司員工幾乎是不可能的事,除非你對該公司的作業流程相當了解。Martensson確認大部份的Boo校友都願意留在倫敦中心區。在七月下旬,Goldstein 和其他Bright Station管理階層拜訪了Pandesic的矽谷辦公室,這家公司是Intel與SAP共同投資的應用程式服務提供商,且將於月底停止營業。這趟旅行的目的是調Pandesic的狀況,同時決定是否有任何地方值得進行投資。但是距離太過遙遠且提案的價值不高,因而放棄該計畫。”程式開發人員遠在加州。那是很難管理的。” Goldstein說道。
真正的資產:人才
不是只有Goldstein才相信技術平台的價值取決於建構人才的能力。Steven Spargue的公司在八月購併了一家營運不善的網路公司之後也有同樣的想法。他身為Wave Systems的執行長兼總經理,而這家公司是一家電子商務和安全軟供應商。Spargue一開始是對IshopHere.com(為Indigo Networks所有)授權電子購物介面產生興趣。”但是後來發現他們的籌資能力並保持繼續營對我們而言是種風險,”來自麻州Lee 城Wave 總部的Spraque說。
當購併程序結束之後,Wave準備雇用10到12位Indigo的員工。從那時起,Indigo和IshopHere.com將以獨立的身份持續經營,僅管這個情況可能會有所變動。在停業和繼續經營的網路公司手中買下技術之間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價格。Wave 以7百20萬價值的股票買下Indigo─幾乎像是火災貨品出清一樣。
Sprague認為從繼續經營的公司手中買下電子商務引擎比自行開發者風險較低。”在自行開發階段的最後,你可能不知道系統會發展成什麼樣子。這個方式可以讓我們了解使用中的技術層次。”他說。
在任何情況下,Sprague都不會光購買技術而不雇用相關人才。”(從網路公司購買技術)和買套裝應用程式是大不相同的。如果你從IBM購買購物介面,那表你需要IBM的持續服務。當你從其他公司引進技術,但卻不雇用人才的話,這技技術很快會變成障礙。”他說。
Sprague己經看到了這個結果─雖然規模較小─但就發生他的公司裡。一位程式開發工程師為Wave產品寫了一個很棒的示範程式。然而當他離職回到學校上課之後,沒有人知道他是如何寫這個程式,而這個示範程式只好棄置不用。”如果你失去了寫程式的這個人,一旦程式損壞,你將沒有能力修復它。而程式是一定會損壞的。”他說。許多創新的軟體都是來自設計師在淩晨兩點時的創意。如果沒有人寫下這些創意,並且沒有人持續這樣作的話,這個創意將會隨著作者消失。
當環境的因素,包含距離和人才都適當時,以極低價取得創新技術的價值將會非常大。在買下Boo方技術幾個月之後,Bright Station不僅在投資上看到了回收,CEO Dan Wagner更期望這個成果可以在年底之前獲利。除此之外,Bright Station更可以在人才短缺成荒時,雇用到一批極富才能的技術團隊。但對大部份的資訊長而言,這個境界仍是遙不可及。
全站熱搜